
马文瑾,出生于2004年,籍贯浙江嘉兴,现为共青团员,在校期间担任人文与教育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青协负责人以及22学前教育(师范)班宣传委员,曾获优秀学生干部、新闻工作积极分子、优秀共青团干部、运动会先进工作者等奖项。
怀揣教育理想 深耕专业实践
马文瑾的大学生活始终围绕一个清晰的信念展开——用专业能力托起幼儿成长的希望。作为人文学院22学前教育(师范)班的学生,她深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从大一起,她便积极参与“嘟嘟城”实践活动和幼儿园见习,在真实的教学场景中打磨技能。一次见习中,她观察到一名内向幼儿难以融入集体,便主动设计互动游戏,耐心引导孩子参与。当孩子第一次主动牵起同伴的手时,马文瑾更加坚定了“教育是唤醒心灵”的信念。
专业上的精益求精让她脱颖而出。她以优异成绩通过英语A级考试,取得普通话二乙、计算机一级证书,并在“卡尔·马克思杯”知识竞赛中荣获二等奖。环境创设比赛中,她的作品以“自然与童趣”为主题,用废旧材料打造出充满创意的幼儿活动角,斩获创意奖。她说:“幼儿教育需要想象力,更需要脚踏实地的积累。”
志愿服务显担当 全面发展谱华章
马文瑾的青春底色中,志愿服务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大学期间,她累计参与志愿活动50余次,服务时长超130小时。在“爱在荆山翠谷”环保行动中,她顶着烈日清理山林垃圾,向游客宣传生态保护;在“Do嘟城”志愿服务中,她化身“孩子王”,带领幼儿体验职业角色,收获家长连连称赞。凭借奉献精神,她荣获“一星志愿者”称号,但她更珍视的是活动中收获的温暖:“看到孩子们的笑脸,所有的疲惫都值得。”
她的全面发展不仅限于专业与志愿。作为学院资助宣讲比赛的主力选手,她以亲身经历讲述政策如何助力学子圆梦,真挚的演讲打动无数听众;在英语口语写作比赛中,她以流利的表达展现跨文化视野。同学评价她:“像一块海绵,永远在吸收新知识。”
领导力与毅力并行 书写青春篇章
从班级宣传委员到人文学院团总支副书记,马文瑾的成长轨迹写满了责任与突破。大一时,她同时兼顾学业与学生会工作,常常深夜核对活动方案、修改宣传稿件。面对“时间不够用”的焦虑,她选择高效规划:清晨六点起床学习,课余时间处理事务,周末投身志愿活动。室友感慨:“她的日程表精确到分钟,却从未听她抱怨。”
担任团总支副书记期间,她主导策划了多场校级活动。一次文艺汇演前,舞台设备突发故障,她冷静协调后勤团队紧急维修,并组织候场同学即兴表演暖场,最终活动圆满落幕。老师评价她:“临危不乱,有超越年龄的沉稳。”
以诚待人 凝聚团队力量
“沟通是桥梁,真诚是基石。”这是马文瑾的处事信条。作为班级宣传委员,她主动搭建师生沟通渠道,及时传达通知,耐心解答同学疑问。一次班级文化墙设计中,她巧妙融合每位同学的手绘作品,让原本分歧的意见达成共识。同学感慨:“她总能找到大家的最大公约数。”
在团队合作中,她擅长激发成员潜力。筹备“绿色环创比赛”时,她根据队员特长分工:创意组负责设计,手工组落实细节,答辩组打磨讲稿。最终团队以独具匠心的作品荣获佳绩。她说:“一个人的优秀是火花,一群人的优秀才是火焰。”
结语
从青涩学子到全面发展的优秀毕业生,马文瑾用行动诠释了“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的信念。她的故事里,有专业实践的深耕、志愿服务的温情、领导力的锤炼,更有一颗始终向上的心。在教育的征途上,她将继续以诚为灯、以爱为帆,为更多幼小心灵点亮成长的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