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的风,带着青春的芬芳与未知的忐忑,轻轻吹开了大学校园的大门。来到陌生的校园,正式踏上新的旅程,也许你坚定自信或紧张迷茫;勇敢果断或胆怯慌张;因为尝试而突破或因为未知而焦虑……别担心,今天这份心理成长指南送给你,让我们一起解锁美好的大学生活!
一、适应环境变化,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作为社会性生物,我们对于稳定和安全的环境有着强烈的依赖感,从中学到大学,不同的学习生活、未知环境的失控感、社交关系的变动、需要适应的新规则和新要求,紧张焦虑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绪反应。想要战胜它,需得了解它。
这份心情缘何而来?
环境变化:从熟悉到陌生的环境转变。
独立生活:离开父母开始了集体宿舍生活。
社交压力: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挑战。
学业期望:对未来学业的期待与不确定感。
自我认同:探索新阶段、新身份与自身价值的过程中的迷茫。
心理指南
1.提前熟悉:安全感是我们每个人都很看重的心理需求,离开舒适圈的不安全感,会使我们产生焦虑。为了减少初入大学的不安全感,可以提前熟悉了解学校、学院和专业。同学们可以从学校官网,学校及学院微信公众号提前了解必要信息,或向老师咨询。认识新同学,也能很好地降低入学时的人际孤独感。
2.提早准备:紧张焦虑感源自对将要到来之事的恐惧。然而,并非所有的事情都会让我们焦虑,只有那些我们没有信心应对的事情才会让我们产生焦虑情绪。应对令你紧张的专业课程、社团纳新、班委竞选,提早准备和练习,从而增强信心,便是缓解紧张焦虑的关键。
3.调整期待:每个人都渴望给人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希望自己把事情做到尽善尽美。比如大一新同学常希望自己一入学就树立起完美的形象,但越高的标准往往带来越强的不安。我们要意识到,人不是一成不变的,初入大学只是一个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不妨将关注点调整到持续进步和成长上。
二、适应大学生活,拥抱自我成长的力量
对于大学生来说,复杂多变的大学生活是未来发展的起点,更意味着个人生活的一次巨大转变。在面对新的转变时,一些同学由于准备不足、经验不足或能力不足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迷茫和困惑。
面对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压力以及人际关系的重建,掌握有效的心理调适方法至关重要。这不仅关乎顺利渡过初来乍到的迷茫期,更是个人成长与自我超越的关键一步。
新生常见适应性问题
1.生活环境适应:极少离开家乡离开父母的同学,独自一人到外地求学,可能会出现熟悉校园环境慢,出现持续的情绪低落和水土不服等情况。部分同学自理能力较弱,难以独立处理日常生活事务和做好生活规划。
2.学习适应:有些大学生受长期依赖性学习习惯的影响,不能及时地适应大学自主学习的模式,影响了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面临讲课内容多、速度快、跨度大的授课挑战,部分同学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和自我驱动力,跟不上进度,感到迷茫。
3.人际关系适应: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同学难以适应大学较为广泛和复杂的人际关系,往往因为缺乏社交主动性和缺乏人际交往技巧,造成人际关系弱。在宿舍关系中,不同性格特点,不同生活习惯的同学近距离相处,人际交往能力较弱的同学容易出现不适应和冲突。
4.心理性适应:进入大学后,部分同学缺少方向感,产生迷茫心理。部分同学面对大学生活的种种挑战,沉溺于想家、想念父母、想念以前的同学,产生不愿着眼当下的逃避心理。
心理指南
1.接纳变化,积极融入。面对环境变化,保持开放心态很重要。切忌因遇到困难就怀念过去,逃避现在。同学们应该积极了解新的环境,挖掘周边新的资源,以平和的心态积极适应。重视老师、辅导员和学长学姐给出的宝贵建议,同时保持不掉队,参与各项集体活动,融入集体可以获得至关重要的心理归属感。
2.改善心理条件。美国心理卫生协会提出的11条调节心理的要诀,相信它们可以帮助同学们更好地适应新环境,促进全面发展:对自己不苛求,不要强求别人,疏导自己的愤怒情绪,偶尔也可屈服,暂时逃避,找人倾诉烦恼,为别人做些事,在一段时间内只做一件事,不要处处与人竞争,对人表示善意,娱乐。
3.增强人际交往,建立支持系统。对亲密的渴望、心理归属感和情感的满足是人类的本能需要。提升人际交往的主动性以及提升人际交往的能力对于初入大学的同学们来说至关重要。在人际交往中要做到互相尊重,平等互惠,真诚待人,学会倾听和赞美,把握人际交往的边界,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同时有意识地健全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与朋友、家人、同学、辅导员、任课老师等建立稳固关系,为自身构建起能够提供物质支持、精神慰藉和认知指导的稳定支持系统,可以有效增强你应对挑战的能力和底气。
4.自我规划,自我管理。你想在大学期间实现什么目标?是学业成绩、社会实践、兴趣爱好还是个人成长?初入大学的迷茫不可避免,但我们要意识到迷茫的根源往往在于“不懂规划”和“想的太多,做的太少”。大学生学会自我规划至关重要,如果你感到迷茫,主动寻求老师和学长学姐的建议,一定能够帮助你理清方向。坚持达成目标并不容易,不妨从小的目标开始做起,或把大目标拆解为具体可行的小目标,做好目标规划、自我监督和自我管理,逐步累积信心,在目标实现的同时获得心理成长。
5.在心理咨询中获得成长。你是不是也对心理咨询存在误解?心理咨询其实是助人“自助”的过程,是心理咨询师协助求助者解决各类心理问题的过程。如果你遇到了难以跨越的焦虑、困惑,可以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心理咨询师会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帮助你发现自身的问题,挖掘你潜在的能力,帮助你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和行为模式,助你走出迷茫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