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思想教育

班级中的宣传思想与意识形态工作怎么做

日期:2024-05-31 09:59    浏览数: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宣传思想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相互交融,有机统一,一脉相承的。高校学生的意识形态工作做得好与坏,关乎着能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输入青春力量。高校辅导员是做好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前线排头兵,要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夯实主体责任,强化思想引领,用好宣传平台,守牢意识形态阵地。

在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工作上,辅导员要做到方向是零偏差的、重点是零松懈的、责任是零缺位的。可以用下面六个字来把握。

一、认识上要“实”。辅导员自身要充分认识到,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政治优势和重要法宝,要牢牢确立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中的绝对领导地位。在日常的党团学、教科研以及班级管理工作中要深入运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实践、提升成效。要适时学习党内的各项法规政策、工作条例,准确把握职责、任务、要求,进一步增强重要性、责任性、紧迫性认识,以实际行动诠释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这样才能想在学生工作中把意识形态做扎实,把思政教育做到位。

二、学习上要“真”。辅导员始终要把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持之以恒抓常抓细抓实政治理论学习,将法治廉洁教育、师德师风教育等贯穿在日常学习其中,同时推动所带班级学生全面学、及时学,以理论上的清醒,促进政治上的坚定。要通过红色基地实践学,可以赴各类红色育人基地、教学场所开展沉浸式演绎学习,形成“学习、感悟、再学习”模式,用学生讲带动学生学,突出学习实效。

三、宣传上要“活”。辅导员要充分指导班级、团支部利用“两微一抖”公众平台,深度挖掘专业特色,建强校园理论宣讲阵地,组建班级宣讲团,以学生视角、学生语言创造一批走心入心、师生喜爱的网络文化产品。

四、品牌上要“亮”。辅导员要用党团组织引领班级建设,用专业带动班级发展,凝聚学生党团员力量,实现人力、物力、智力“三力合一”。将“红色走读”融入思政育人全过程,通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创推一批典型成果。与“第二课堂”相融合,创新红色文化传播形式,聚焦本省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开展活动,融入学生发展全过程,百花齐放,奏响成长成才协奏曲。与“专业特色”相融合,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实践教学,通过文字、声音、绘画、手工作品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专业,打造一批文明志愿服务项目,服务师生群众。

五、责任上要“紧”。辅导员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主动融入到学校学院的责任链“闭环”中。在学校学院交办的任务面前不“摆手”、困难面前不“缩手”、全力以赴不“甩手”、事不干成不“罢手”。

六、阵地上要“牢”。辅导员要定期对班级的意识形态工作情况进行摸排调研,牢牢把握话语权和主动权。针对学生,分析不同层次的情况,因材施教,反复讲,讲反复,加大对课后阵地的监管,采用家校联动机制,助力学生学业成才、精神成人。对学生个人的公众号以及各类群聊等阵地强化管理,实实在在把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的各类阵地管起来、管得住、管得好,确保思想宣传和意识形态阵地不发噪音、不冒杂音、不出问题,引导学生文明上网,争做校园好网民,坚决防范“翻墙”行为,着力构建网上网下同心圆。

 

(作者简介:南昌工学院  教育学院  陈兆轩、马琼)